
2012年,浦东新区积极应外部环境冲击和自身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推动贸易规模和贸易质量再上新台阶。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额2399亿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市6.3个百分点,占全市的54.9%,占全国的6.2%;服务贸易进出口额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增速高出货物贸易12.4个百分点,占全市的41.7%;口岸贸易进出口额9988亿美元,占全市口岸的94.4%。
浦东新区对外贸易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对低迷的背景下仍然实现较快增长,主要是依靠三方面支持:一是龙头企业的拉动。浦东新区集聚了1万多家进出口企业。其中,年进出口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企业60多家,进出口总额贡献率达49%;年进出口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30家,进出口总额贡献率达38%。其中,昌硕科技、丹沙物流的增长都超过了70%。
在服务贸易方面,浦东新区年进出口额在2亿美元以上的企业16家,服务贸易贡献率达40%。其中,中国银联、中远集装箱等大企业的增速分别达到120%和160%。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如飞马、申达等,以及“走出去”企业,如三林万业、万向等,都为浦东新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重点产业的带动。在货物贸易方面,机电产品占浦东新区进出口总额的61%,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比39%,电子信息、造船、汽车等产业带动较大。在服务贸易方面,运输、其他商业服务和咨询业成为浦东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三大引擎,三大行业进出口额占全区总额的60%。
三是特殊监管区域的贡献。“三港三区”等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发展,对浦东新区外贸的拉动作用显著。2012年,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新区进出口总额的47%,占全市10个特殊监管区进出口总额的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