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注册公司
联系我们
首页
公司注册(内资)
公司注册(外资)
财务代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贸区扩区后跨境资管空间巨大
自贸试验区由28平方公里扩展至120平方公里后,跨境资管需求空间有多大?各类金融机构如何提前布局这块业务?3月13日下午,在微信公众号——“浦东资管”举行的首期公益讲堂上,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就该话题进行了探讨。
“在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3.0版时代,跨境投资较受关注,即将出台的‘新51条政策’中,与跨境交易与投资直接相关的有4条,涉及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基金和期货。”中国银行相关人士在此次讲堂中透露。
根据相关规定,自贸试验区将推进区内符合条件的个人按规定开展跨境双向投资。区内个人包括在区内工作、并由区内工作单位向中国税务机关代扣代缴一年以上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以及持有境外身份证件、在试验区内工作一年以上持有中国境内就业许可证的境外自然人。这两类人开立的自由贸易账户分别为FTI和FTF,未来,有望在自由贸易账户规定的额度范围内,开展跨境双向投资。
上述中国银行人士表示,自贸试验区原28平方公里的就业人员为35万人,在扩展至陆家嘴、金桥和张江三大片区后,符合准入条件的个人近200万人,“考虑到辐射浦东,有跨境资管需求的中高端人群约为50万人,再考虑到上海全市也要借鉴,有跨境资管需求的中高端人群约为200万人。”
这一新增人群的跨境需求,包括基本需求和创新金融需求,其中基本需求中包括跨境资金汇拨、留学移民贷款、海外见证开户和艺术品保管等;创新金融需求包括海外信托、基金投资、证券投资等跨境投资,以及本外币贷款、内保外贷和外贷内保等跨境融资等。
以跨境对内投资为例,境外投资者要想投资境内的交易所金融产品,可通过境外券商在区内设立的FT账户,连接境内券商,从而投资境内交易所的产品。除了券商外,期货、基金和信托等公司也可以参与该类业务。
“随着自贸试验区扩区,证券、期货、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各类金融机构涉及的产品与服务将在区内不断涌现,跨境资管市场的想象空间巨大。”上述中国银行人士预计。目前,有关方面已明确鼓励和支持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展跨境双向投资、跨境经纪和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
而在跨境投资过程中,银行可涉足的业务包括结售汇和清算业务。中国银行上述人士表示,自贸试验区托管业务也将是银行涉足的一大板块,除了资金托管外,更多的是资产托管,包括盯市、净值计算等。
自贸试验区主要托管产品包括,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计划、保险公司海外投资资金托管、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基金专户以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
为了对接,中国银行已针对自贸试验区个人推出自贸一卡通,在对持卡人进行专属认证后,将向持卡人提供自贸创新类产品、结售汇点差、外汇贷款利率优惠等专属服务。
记者获悉,“浦东资管”是浦东资管行业的公益服务平台,旨在为浦东资管行业同仁提供最新的资管行业信息,交流业务发展心得,分享发展机会。未来,该平台还将持续推出系列公益讲堂,致力于打造浦东资管沟通交流的主打平台。